第23章 第二十三课 创造性思维 – 迷途通

第23章 第二十三课 创造性思维

9月 12, 2022                      👁️ 23

返回目录

我有幸讲解接下来的这一课,你会发现金钱与我们存在的整个机体合为一体,成功的法则在于为他人服务,同时我们所给予的也就是我们所得到的,正是如此,我们应该将有能力给予视为自己的荣幸。

我们都知道思想是推动每一项建设性事业前进的创造性行为。因此我们认为思想更具有实际价值。

创造性思维需要专注,正如我们所知,专注力是超人的武器。专注产生注意力的集中,后者产生精神力,而精神力量是现有最伟大的力量。

这是囊括所有科学之科学,是所有艺术之艺术,是与人类生活相关的艺术。精通了这门科学和艺术,就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进步中的完美不是六天,也不是六周,更不是六个月就完成的。这是一生的追求。不前进就后退。

不可否认,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和无私的思想定会有深远的美好成就。有失必有得才是宇宙的主旋律。自然总是在追求一种平衡。失去了的必定收回,当然,除此以外还应该考虑真空的情况。

研习这条规则,你在充分判断自己遵循这条规则是否值得时,是不会一无所得的。

{1}对金钱的认识是一种态度,它是通向商界的大门。这是一种善于接纳的态度。追求是激发思想的动力,而恐惧则是让思想停止或者完全改变想法的一大障碍,它让思想远离我们而去。

{2}恐惧是金钱意识的对立面,也就是贫穷意识,这一法则是不变的,因而我们所得的就正是我们所给予的。如果我们感到恐惧,我们所得的也就是我们感到恐惧的。金钱与我们存在的整个机体合为一体,它吸引了最聪明头脑的最优秀的思想。

{3}交朋友可以帮你赚钱,而帮朋友赚钱,替他们帮忙或是为他们服务都可以扩大朋友圈子。摆在第一位的是付出,当然这要建立在诚实与公平之上。故意不公正的人不过是无知罢了;他丧失了全部用于交换的基本法则;这样的人无可救药,必败无疑;或许他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以为自己会赢,但他是注定要失败的。他不可能这么欺骗下去。补偿法则会让别人对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

{4}生命之力难以确定,它们包含着思想和理想,而这些都以某种形式出现。关键在于以开放的心态不断获取新的东西,意识到机会,更多关注比赛本身而不是目的地,因为追求的过程比拥有结果更有意义。

{5}自己要学会衡量金钱,但是首先必须考虑如何为别人赚钱。如果你有足够的洞察力发现并抓住机会,利用良好的条件,加上能认识到其中的价值所在,就可以让自己把握这些机会,但是只有你能帮助别人时才能说你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6}慷慨的思想充满了力量和活力,吝啬的想法包含有衰败的病菌,会解体消亡。大银行家可以实现财富的分配,大笔账目来来往往,让金额的进与出停下来很危险,两头都必须保证通畅。所以我们认识到给予和索取都是最基本的,才会有伟大的成功。

{7}如果认识到这无所不能的力量是所有的源头之所在,我们就会将意识与这所有的保持一致,这样它就会吸引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我们也会发现,给予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给予就是服务。银行家提供金钱,商人提供商品,作家提供思想,工人提供技术,这些人都在给予,但是他们能够给予的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得到的越多,也就越可能去奉献。

{8}银行家获得高额回报,因为他付出的也多;他需要思考,而很少让别人代替他思考,他想知道如何保证某个结果,这个你必须让他知道。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他就有办法让成千上万的人获益,相应的,这些人获得多大的成功,银行家也就有多大的成功。摩根、洛克菲勒和卡耐基等人并不富裕,因为他们资助了别人;相反,正是因为他们为别人创造财富,因而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富裕国家里最富有的人。

{9}一般人几乎不懂得进行任何深入的思考;他接受别人的观点,像鹦鹉学舌那样复述这些观点;如果我们知道公共观点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一点。绝大多数人看起来情愿让少数人替自己思考,这种人云亦云的态度使得许多国家里少数一些人夺得了话语权而让数千万的人臣服于少数人的观点。创造性的思维需要注意力。

{10}注意力称为专注,这种能力由意志控制,因此我们不可集中注意力去思考或考虑任何我们不想要的东西。许多人常常将注意力集中在悲伤、失去和纷争上,而思想是创造性的,专注于此不可避免地导致更大的损失、更多的悲伤和更多的纷争。换个角度会是什么样子呢?相反,如果我们得到成功、收获和任何渴求的东西,自然我们也会专注于它们,也就创造得更多,也就进入了给予多收获也多的良性循环。

{11}我的一位同事告诉我下面这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对上文这一原则的理解是如何运用在商界的:{12}“不论何种精神都必须是意识的根本,构成头脑的基本单位,是隐含在思想下的现实。因为所有的想法都处于意识活动、头脑或是思想的各个不同阶段,因此同时只有在精神中才能找到最终真理,真正的东西,或者是绝对的思想。”

{13}若承认了这一点,是否可以认为正确理解精神及其表现规律就是现实的人希望找到的最现实的东西呢?这样说是否合理呢?是不是就可以确定,如果全世界现实的人正好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获得这种精神及规律中去呢?这些人不是傻子,他们只要掌握这一基本事实,然后朝着一切成功的根本走就可以了。

{14}我再给你一个具体的例子。我认识一个芝加哥人,过去我总是认为他是个讲求实干的人。他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我上一次碰到他,和他此前的商业境况相比,正是他十分潦倒的时候。看起来他确实到了穷途末路,因为他已人到中年,和前几年相比,思路不再敏捷,也难有新点子。

{15}他对我说:“我知道做生意能解决问题的都是思考的结果,傻瓜都清楚这一点。现在我似乎思维中断,想不出什么好点子。但是如果这种‘全脑’教学有效的话,个体应该能够与无限的大脑直接沟通;而在这无限的大脑中应该有各种各样的金点子供我这样有胆有识、经验丰富的人用于自己的事业,然后大赚一笔。这种方法对我有好处,我准备好好学习一下。”

{16}这是几年以前的事了。有一天我又听说起这个人。和一个朋友聊天时,我说:“我的一位老朋友X现在还好吗?现在重整旗鼓了吧?”这位朋友吃惊地看着我。“哦,”他说,“你还不知道X获得了非凡成就吗?他现在是某某公司的一号人物。(这家公司在过去18个月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现在是家喻户晓了,这全靠它的广告,国内国外是妇孺皆知啊。)就是他为那家公司提供了这个伟大创意。对了,他现在赚了50万,很快就会超过百万大关。所有这一切都只用了18个月。”尽管我了解到那家公司业绩非常好,可我从来没有将这个人与那家公司联系在一起。有调查显示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所有提到的信息一点也不夸张。

{17}现在,你怎么看这个例子?对我来说,这个人确实将无限的头脑和精神联系在一起,学到真谛,为自己服务,并真的是“运用到自己的事业中”。

{18}这听起来难道不像是有些亵渎神灵吗?我希望不是这样,这并不是我的本意。从“无限”这个概念中剔除掉个性因素,或者伟大的人性,剩下的是无限存在的力量——其精华就是意识,实际上最终就是精神。所以这个人最后还是证明了精神。他作为存在的精神,与自己的本源协调得如此和谐,证明一点本源的力量就足够了。这种想法一点也不奇怪。我们大家按照创造性的思维或多或少都是这样做的。这个人做得更为出色,他以更为认真实用的态度做事。

{19}尽管有机会最先向他咨询整个方法的过程,但是我还是没有这么做。但是他为了自己的需要(这需要就是他成功的种子)从无限的可能中获得了好的创意,同时他用创造性的思维给自己构建了理想的成功模式,而这模式是他想在实际中证明的。除此以外,不断修改完善模式中的具体环节,从最初的基本框架到最终成形的完备整体。我认为这就是事实,这不仅仅是对前几年谈话的回忆,而且是因为我还在其他杰出人士的一些案例中找到了同样的东西,他们同样证明了创造性的思维。

{20}如果有人因为担心而不打算用无限可能的力量在实际工作中帮助自己,并且他应该清楚不这么做的话,上述的事情也就永远不会发生。无限可能的力量有自己的规律。

{21}“灵性”是很讲求“实际”的,非常“实际”。灵性认为精神是实际存在的,是整体,而物质不过是精神内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精神创造了物质,并按照意志塑造物质、操纵物质和赋予物质一定的形式。灵性是世界上最实在的东西——是唯一绝对实在的东西。

我们发现了前思考,也就是有序的思考,因为目的最终要称其为固定的形式,于是我们就可以绝对相信我们多样实验的结果是什么了。

——弗朗西斯拉里莫华纳继续集中注意力,认识到人不是拥有精神的个体而是拥有个体的精神。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个人的欲望在精神上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所以,除非钱能带来我们所欲求的条件,否则一文不值,这些条件相互之间的需要是一致的。和谐的条件保证充足的给予,所以若有需要,我们应该认识到想法或是金钱是付出,有了这样的理念,付出之门就打开了,这样你就很满意知道精神的方法确实是很实用的。

「思考与感悟」

221。成功的首要法则是什么?

付出。

222。我们如何更好地付出?

拥有开放的心态;对过程而不是目的感兴趣,在乎追求而不是拥有。

223。自私自利的想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吝啬的想法包含有衰败的病菌。

224。如何获得伟大的成功?

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给予和付出都是绝对必要的。

225。为什么银行家经常获得伟大成功?

因为他们能独立思考。

226。为什么在许多国家大多数人愿意遵从少数人的意见,并受他们意志的影响呢?

因为他们让这少数几个人替自己思考。

227。专注于悲伤和损失有什么后果?

更多的悲伤和损失。

228。专注于收获会有什么结果?

更多的收获。

229。这条原则适用于商界么?

这是唯一在商界使用过而且能用的原则,再无别的原则可言。无意识地使用该原则并不会影响结果。

230。这条原则的实际运用效果如何?

要知道成功不在于原因而在于结果,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就必须能确定原因,或者结果产生的点子和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